根據“十三五規劃”,到2020年我國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將提升到60%,城市化率提升使得垃圾處理壓力倍增。根據《“十三五”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》等政策提出的要求,到2020年底,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50%以上,其中東部地區達到60%以上。在規劃指導下,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將翻倍,預計“十三五”期間全國垃圾焚燒建設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元,2020年運營市場規模將達到298億。市政垃圾處理、垃圾焚燒發電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,盈利穩定,未來市場潛力巨大。
建筑垃圾大多為固體廢棄物,一般是在建設過程中或舊建筑物維修、拆除過程中產生的。主要由土、渣土、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、剔鑿產生的磚石和混凝土碎塊、打樁截下的鋼筋混凝土樁頭、金屬、竹木材、裝飾裝修產生的廢料、各種包裝材料和其它廢棄物等組成。據有關資料介紹,經對磚混結構、全現澆結構和框架結構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損耗的粗略統計,在每萬平方米建筑的施工過程中,僅建筑廢渣就會產生500~600噸。若按此測算,我國每年僅施工建設所產生和排出的建筑廢渣就有4000萬噸。磚、石、混凝土等廢料經破碎后,可以代砂,用于砌筑砂漿、抹灰砂漿、打混凝土墊層等,還可以用于制作砌塊、鋪道磚、花格磚等建材制品。綜合利用建筑垃圾是節約資源、保護生態的有效途徑。
集團將向上游延伸拓展,布局市政垃圾焚燒發電、建筑垃圾回收業務。憑借政府資源、稅收優惠政策和自身品牌優勢,與市場化企業合作建設垃圾焚燒發電項目,撬動社會資本的同時,借助協同管理,有效降低項目的運營管理成本。同時積極向再生資源利用等方面進行業務拓展,結合綠色建筑循環產業園項目,全力推進建筑廢物的綜合利用,帶動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的全面提升,重點突破建筑廢物分類與再生、資源化利用以及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等關鍵技術。